未分類

步道踏青趣 白沙岬燈塔步道 漫步在異國風情的白色巨塔

Share
Share
白沙岬燈塔步道地圖

白沙岬燈塔位於觀音區海岸,在台南國聖燈塔未興建前,是台灣本島最西邊的燈塔,週邊設有環形步道,除了有小橋流水、稻田與池塘,還有木棧道與清涼曲徑,燈塔本身也是入鏡的好背景。

燈塔四周遍植苦楝樹作為海岸防風林,冬天落葉盡,有蕭瑟之美。(攝影:Vicky)  

白沙岬雪白的塔身在蔚藍海天之間顯得耀眼,西元1901年點燈啟用後,在日治時期就已是台灣著名勝景,歷經百年以上的歲月洗禮,在2001年獲選入列文建會「台灣歷史建築百景」,燈塔建築本體、圍牆與日治時期的日晷儀,隔年公告成為桃園第一座縣定古蹟,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日治初期燈塔。

白沙岬燈塔高度約36.6公尺,為雙層磚造圓塔。磚石採用古法以糯米、黑糖、石灰等混合物黏合,燈塔上段則是由大塊石材組砌成托架,來承托鑄鐵打造的塔頂,結構耐震,歷經二次大戰的戰機掃射,以及多次地震風災而無嚴重損傷。

有別於其他取材於進口建材的燈塔,白沙岬燈塔自塔基的士林石至塔身的紅磚疊砌均取自台灣本土建材,僅有燈具是從法國進口,因此在台灣一百多年來的燈塔歷史發展過程中具有里程碑之意義,其獨特性不言可喻。

白沙岬燈塔入口處(攝影:Vicky)

環形步道處處可見美景

燈塔旁設有環形步道、公園、涼亭、廣場、燈塔模型和兒童遊戲設施,步道沿著觀音溪畔修築,可遠眺觀音海濱著名的風車景觀,繞一圈僅約需20分鐘,途中地中海風格的鐘塔廣場及觀音溪人行拱橋則是拍攝婚紗照的好去處。

另外,為提昇遊客了解燈塔文物及加強與燈塔互動,白沙岬燈塔園區內還設有導覽室,與數位多媒體互動體驗區,除介紹燈塔百年歷史與文物外,設計多款拍照效果供體驗民眾選擇,享受多樣拍照樂趣。

除了步道,還可順遊觀音區有160年歷史的甘泉寺,或是到北邊一點的潮音海觀景步道一遊,都是不錯的選擇。

步道旁地中海建築造型的洗手間,還能遠望風車景觀。(攝影:Vicky)
觀音溪從紅鐵橋下潺潺流過(攝影:Vicky)
步道平緩好走,大約20分鐘就可走完一圈,非常親民宜人。(攝影:Vicky)
日治時期遺留下來的日晷,也被列入台灣歷史建築百景。(攝影:Vicky)

〔順遊景點1〕

甘泉寺 觀音地名的由來

甘泉寺是在清咸豐十年間(西元1860年)所創立的,當時有民眾於河中撿拾一尊貌似觀音大士的石頭,隨後建草庵供奉石觀音佛祖,爾後觀音也成為當地地名。如今甘泉寺是觀音著名地標,也是居民重要的信仰中心。

甘泉寺(攝影:Vicky)
天然泉水終年不涸的甘泉井(攝影:Vicky)

〔順遊景點2 〕

潮音海觀景步道 地景旅遊

草漯沙丘地質公園為全國第1座以沙丘為保護標的的地質公園,而位於大園區潮音北路的「潮音海觀景步道」,是第一條生態步道,設置包括觀景平台、休憩座椅、木質廣場、漂流木入口意象、遊客停車場、黃槿步道等設施。穿過黃槿步道就可到達沙丘,可以看到成排的風車佇立,與起伏的沙丘連成一線,有一種寂靜又蒼涼的美感,吸引不少愛好攝影者和網紅前來拍攝。

漂流木入口意象(攝影:Vicky)
.沙丘日落與風車,拍照最美。(攝影:Vicky)
Share
Related Articles
未分類

光陰的故事(2)馬祖新村眷村文創園區

保留眷村歷史記憶 活化時...

未分類

特色咖啡館(12)銀河鐵道咖啡館

蘆竹區羊稠坑山坡上的「銀...

未分類

光陰的故事(3)太武新村眷村文創園區

變賣八二三砲戰彈殼蓋出來...

未分類

特色咖啡館(11)D&B綠色咖啡館

位在大園區溪海花卉休閒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