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擁有77年歷史的百吉林蔭步道,是桃園市中最神秘且平緩的步道之一,步道最大特色是平緩、舒適、全程林蔭,就連老人家、小朋友或是輪椅族都能輕鬆行走,一路踏青,享受芬多精。2020年,桃園市政府又在步道原有的基礎上加強安全設施,美化周邊環境,使用高壓磚鋪地防滑,使它成為老少咸宜的步道。

舊百吉隧道早在日治時期就已成形,是先人從大溪到北橫拉拉山等區域的主要路徑,1944年日本政府為開發山林中的礦產,又在隧道內設置輕便鐵路以便開採煤礦。直至國民政府撤退來台,板橋林家將慈湖捐給國家作為蔣公的總統行館,被列為管制區的這一舉動,又讓舊百吉隧道沉睡了半個世紀,但也因此讓隧道周邊綠意盎然的自然景觀被完整地保留下來,生長於此地的台灣藍鵲、灰喉山椒鳥等珍貴動物也因禁止開發而在此生生不息。
1993年雙向雙通的新百吉隧道完工,又讓單向單通的舊百吉隧道遭到封閉,直到2007年才又被作為觀光景點重新開放,旅客就此可登上步道,在植被豐富的山林小徑中,找尋那被塵封已久的故事。


走過半世紀的傳奇步道
要走百吉林蔭步道,可先從舊百吉隧道南口當出發點,一走進舊隧道內便可看見精心設置的礦工與礦車模型,重現半世紀前礦工戴著斗笠辛勞推著手押台車,而車上穿著金色旗袍的婦女,象徵著「貼崎的女人」這段故事。出了隧道口,步道兩旁草木茂盛,彷彿能蓋住天際,一旁告示牌則寫著百吉隧道的歷史,再往前走,路邊有公車站牌可讓旅客前往北橫路段或回到大溪、桃園市,或可越過天橋到另一側,接上往後慈湖的桃118線,就來到了百吉林蔭步道西入口,全長2.8公里,步道升級工程在去年11月完工,桃園市政府將南、北兩端入口意象塑造、增設公共廁所、汙水處理設施工程、步道中點區域鞍部休憩區營造、及沿線座椅區改善工程,提供遊客更友善的休閒步道環境。





〔舊百吉隧道〕
貼崎的女人 礦工背後得力的幫手
在日治時期的舊百吉隧道,礦工推著載滿煤礦的輕便車越過溪洲山可不是一件輕鬆的工作。礦工在前面拉引,妻子則冒著危險在台車後面幫忙推行,直到越過高台,台車才能順坡而下。夫妻相約歸期後,丈夫獨自運著煤前往大溪,妻子依約準時到山麓等待,好協助丈夫將台車推回百吉。「貼崎的女人」這段故事由此而生,述說夫妻協力、相守的情意,也道盡先民在這片土地上胼手胝足的堅韌。

〔山區美食〕
大溪湳溝客家麵 鄉野傳奇小吃
走完步道後,一定要嘗嘗當地的大溪湳溝客家麵。位於湳仔溝古道入口旁不起眼的鐵皮屋,平日生意就熱鬧滾滴,店內最著名的就是古早味陽春麵,加了大量油蔥酥和韭菜的麵,讓人一口接著一口欲罷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