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群媒體對旅遊業的影響已經到達不可忽視的境界,近年來,隨著社交媒體如Instagram、Facebook、Twitter和小紅書的興起,旅遊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變。根據美國著名的Statista的數據,2023年全球使用社交媒體的人數已超過44億,這表明了社交媒體在現代人生活中普及深化程度。
Statista 指出,72%的美國成年人曾使用社群媒體尋找旅遊資訊,社群媒體過去是用在向家人、朋友和熟人發布生活動態的簡單網站,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已成為由用戶、品牌和影響者組成的蓬勃發展的生態系統。
然而根據FB自己的說法,從17年前FB開始引入廣告以來,他們最大的成功是在服裝和美容等項目上,至於對旅遊業目前僅處於「混水摸魚」階段。即便如此,社群平台對旅遊的影響力,已經足夠讓傳統的旅遊業者瞠目結舌了。
根據一項調查,超過60%的千禧世代旅行者表示,他們選擇旅遊目的地時會參考社交媒體上的圖片和評價,圖片分享平台Instagram上也有許多使用者分享的景點照片,成了消費者旅遊靈感的主要來源。
例如,冰島的藍湖和日本的櫻花,都是因為拜社群媒體的廣泛分享,後來逐漸吸引大量的國際遊客,這些平台成了用戶分享旅遊經驗的主要途徑,也直接影響其它消費者的旅遊決定。這兩年來超過十萬多則越南富國島和峴港的旅遊圖片,和遊客分享的旅遊貼文,鋪天蓋地出現在FB和IG上,引爆了台灣消費者對越南的旅遊狂熱,這又是社群媒體對旅遊業影響力的佐證。社群媒體平台已經證明,它不是僅有能力影響消費者選擇旅遊的目的地,還會讓消費者預先掌握旅遊目的地的住宿餐飲和購物等等資訊。
未來社群媒體發展會走向「三化」,一是更個性化,會有更多旅遊專業人士的經驗分享外,還會走向更視覺化,短片將成為社群媒體上更重要的表現形式,激勵群眾出遊,三是技術化,問世好幾年一直找不到著力點的虛擬實境/擴增實境 (VR/AR) 技術,也可能會被用來提供身臨其境的旅遊體驗,加深社群媒體對旅遊的影響力。
社群媒體改變了人們的旅行方式,並將繼續在未來重塑旅遊業,旅遊業者唯有適應和應用這些趨勢,才能在不斷變化的市場中保持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