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桃園市財團法人金三角文化基金會董事長王根深

打造異域故事館 撥回歷史時鐘 紀念沙場英雄
王根深出生在緬甸,就讀緬甸華文學校,15歲受感召加入部隊,接受嚴格訓練,曾經擔任最危險情報工作,在金三角被逮捕又逃出來,經過20年軍旅生活後,1979年成為最後從金三角撤回台灣的孤軍,落腳桃園龍岡,開啟在台灣的人生新旅程。
王根深,現任桃園市財團法人金三角文化基金會董事長,桃園市商圈產業聯合會總會長,同時也是根深企業集團董事長,擁有6個品牌十多家餐廳,和龍岡異域故事館等產業。

獨資上億元打造異域故事館
外界只知道龍岡忠貞新村有著名的阿美米干,卻不知道王根深是幕後的老闆,同時還是龍岡商圈的觀光旅遊推動者和投資者。王根深說,他出生在緬甸的富裕人家,因為位處南方絲路經過的地方,家中經商,從小耳濡目染就很有生意頭腦,求學時期就讀的華文學校老師,是孫立人遠征軍留下來的黃埔軍人,從小就受到師長愛國思想的感召,因此15歲就離家加入國軍,為國效命。 王根深來到台灣後,岳母和老婆為貼補家計,先在市場擺攤賣起金三角的雲南米干,由於口味好,生意逐漸蒸蒸日上,後來從攤販做到開店,一步步建立起米干餐飲事業,但他始終沒有忘紀要為當年的金三角歷史留下一點紀錄,2022年3月他獨資一億多元,在忠貞新村舊址旁,蒐集了無數珍貴資料,加以系統化整理,建立了異域故事館,讓遊客免費參觀,為了讓異域故事館能夠運作,每個月還自掏腰包負擔高額的營運費用,但他認為能替孤軍做點事是值得的。
忠貞新村特色與其它眷村不同
王根深表示,台灣到處都有眷村,桃園的眷村也不少,尤其在龍岡,一度還是台灣眷村最密集的地方,但是台灣的眷村大多差異性不大,唯獨忠貞新村和其它眷村有很大的不同。王根深說,忠貞新村都是當年從金三角撤回來的軍人和軍眷,眷屬們大都是金三角的少數民族,像是他太太就是傈僳族,這個民族人口數非常少,還有支系在緬甸。
而台灣其它眷村背景絕大多數是漢族,軍人來自大陸各省,但忠貞新村的居民幾乎都是雲南籍或是泰國、緬甸、寮國三國回來的。忠貞新村和其它眷村作比較,有三大特點如下:
一、忠貞新村是個有故事的眷村,當年這批孤軍在金三角為國家打戰,進行情報工作,每個人身上都有說不完的故事。
二、忠貞新村具有少數民族的文化特色,至今還保留少數民族豐富的色彩,有賣民族特色的服飾店和餐飲店,龍岡市場裡面也還能看到賣少數民族用品的店,像個小型聯合國,甚至還有一支編制70人的民族舞蹈團,曾經隨桃園市政府出國推廣觀光。
三、保有傳統的滇味美食,最有名的是米干,龍岡一帶就有60多家米干店,已變成最具地方特色的美食,米干傳承自金三角的少數民族,千里漂流到台灣,龍岡人稱這是一種流浪的味道,也是族群融合的味道。
桃園的眷村旅遊人數有逐年增加趨勢
王根深表示,龍岡一帶的眷村旅遊人數有逐年增加趨勢,以根深企業集團旗下餐廳來說,在今年疫情稍緩解的6月到8月間,平日約超過3,000多人次,假日約7,000多人次來訂位用餐,餐廳一直坐無虛席,生意甚至比疫情發生前的2019年還要好,他希望市政府能在此地興建一座大型立體停車場,方便遊客停車。 王根深說,像龍岡忠貞新村這樣特殊的景點,在台灣其它地方是找不到的,別的縣市有老街,有客家文化,這些桃園也都有,但像來自金三角的眷村文化,卻只有桃園有,他指出,2022年3月開幕的異域故事館,就是在別的眷村找不到的,故事館雖然是紀念金三角孤軍的英勇故事,但裡面許多展出內容是在講述戰爭的可怕,提醒世人避戰不要惹戰,藉此呼籲國人,尤其是年輕一代更要珍惜和平得來不易,「我是一個歷經戰爭的人,最能了解戰爭的可怕,我非常珍惜和平。」王根深說。

〔願景〕
未來想蓋一座遠征軍紀念館
王根深說,他之所以願意斥資去打造異域故事館,就是為了紀念那些在金三角為國家打了三十年戰役陣亡的軍人,他們馳騁戰場,卻客死異鄉,英骨淺埋,得不到國家的奉祀,雖然他的餐飲事業有不錯的收入,但錢是帶不走的,應該用之於社會,替金三角多做些事,所以王根深的下一步就是想蓋一座遠征軍紀念館,幼時思想深受遠征軍的影響,現在有了年紀,一直想做些事情來回報,當年的遠征軍不是只有中國部隊,還有英、美、印、泰、緬等國家參加,但至今沒有一處紀念這些英靈的地方,如果遠征軍紀念館能在桃園蓋起來,未來也能讓桃園多一處可以和國際交流的平台。
文章來源:桃園觀光旅遊雜誌雙月刊第13期(2022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