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造成的短暫低迷後,銀髮族旅遊市場正快速復甦,並成為帶動全球旅遊業的新引擎。根據美國退休人員協會(AARP)最新《2025年旅行趨勢報告》,今年已有70%的50歲以上族群計劃旅行,高於去年的65%,平均每人預計出行3.9次,旅遊支出接近6,900美元,與去年水準相當。而台灣從2025年起,也有近四分之一的人口是年齡超過六十歲,這群退休的人口有錢有閒,也逐漸會成為旅遊市場的新生力軍,值得旅行業去開發。

美國的調查也顯示,銀髮族選擇出國旅遊的比例顯著上升,已有44%的銀髮族規劃至少一次國際旅行,比去年的32%高出12個百分點。專家指出,這顯示疫情後的銀髮旅客不僅重返旅遊市場,更傾向追求 長時間、深度化、體驗型旅遊。
從「觀光」到「生活」 慢旅行成主流
「旅行天數確實在延長,許多人選擇六週甚至八週的行程。」國際生活體驗品牌The Good Life Abroad創辦人Andrew Motiwalla表示,這種轉變反映了銀髮族開始追求「慢旅行」與「在地生活」。
他認為,疫情期間長者透過Zoom與遠距工作的年輕一代互動,開始意識到:「如果他們能邊工作邊生活在海外,我退休後為什麼不能?」這種思維轉變,使長住型、社群型旅遊需求大幅增加。
消費模式:花得多、訂得快
過去銀髮族習慣提前一年以上規劃行程,如今多數旅客在9個月內完成預訂,比疫情前縮短約三成。Grand Circle Corporation執行長Brian FitzGerald指出:「這代表銀髮旅客更有彈性,傾向抓住即時的出遊機會。」
同時,他們對高品質的需求並未減少。除了願意升級航班、選擇舒適住宿,許多旅客仍保持精打細算的習慣,偏好透明定價、全包式行程,避免隱藏費用。

數位化與社群力量
銀髮旅客對數位工具的依賴度大幅提升。AARP調查顯示,83%使用飯店網站,73%使用航空公司網站完成預訂,超過60%的互動來自行動裝置。
同時,社群媒體已成為重要靈感來源。Expedia報告指出,如今61%的旅客從社群平台獲得旅行靈感,銀髮族尤其偏好Facebook社群。Motiwalla強調:「他們會透過群組與過往參與者直接交流,這種信任感遠勝於傳統廣告。」
不過,信任仍是關鍵門檻。專家指出,銀髮旅客對潛在詐騙保持高度警惕,更傾向選擇有歷史與口碑的品牌。
AI與個人化:潛力待開發
雖然98%的長者了解AI,但僅有8%用於旅遊規劃。隱私疑慮仍是主要障礙。然而,研究顯示86%的旅客希望獲得個人化行程建議,因此AI若能與人工客服結合,將成為提升體驗的突破口。
FitzGerald認為:「個人化是銀髮旅遊的關鍵。AI不僅能推薦行程,也能幫助業者更有效率地維持顧客忠誠度。」
市場潛力:三大方向
攜程集團執行長孫潔在2025年財報會議上指出,銀髮族不僅是快速增長的市場,更逐漸成為塑造旅遊趨勢的重要力量。其旗下「老友俱樂部」用戶數在一年內成長超過一倍。
她預估,隨著亞洲退休年齡集中在50–55歲,加上財務穩定、健康狀態佳,銀髮旅遊市場在未來3–5年內將突破1兆美元規模。
市場觀察指出,未來的發展將聚焦三大方向:
高端化——商務艙航班、精品住宿、養生旅遊。
社群化——主題小團、興趣旅遊、長住社群活動。
數位化——行動端預訂、AI輔助規劃、社群口碑行銷。
銀髮族已不再是旅遊市場的「補充性客群」,而是推動產業增長的核心動能。他們具備消費力、時間與好奇心,但同時重視安全、信任與價值感。
專家普遍認為,誰能在「信任感×個人化×社群價值」三者間找到最佳平衡,誰就能在即將突破一兆美元的銀髮旅遊藍海市場中脫穎而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