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類

石門水庫趣 石門周邊 石門好山好水 客家風情濃厚

Share
Share

石門水庫周邊地靈人傑,鄰近的龍潭是許多人退休理想居住的地方,同時也出了許多優秀的文學家、藝術之士;離開水庫區就順程拜訪陶藝家、龍潭第一街「三坑老街」以及名列台灣百大建築的「大平紅橋」。

龍陶藝術工作坊 陶藝家尤尉州的現代桃花源生活

陶藝家尤尉州出生與成長於鹿港小鎮,高中就讀明道中學美工科雕塑組,自此走入陶藝創作的世界,爾後定居於龍潭,設立「龍陶藝術工作坊」,在此生根。創作之餘,在自家開班授課,同時也在各級學校教授陶藝,每週一還固定到桃園監獄擔任指導老師。放眼滿室的作品,感受到尤尉州豐沛的創作力,同時也將此內化為生命的養份;欣賞尤尉州的作品同時,能感受到他想傳遞給人幸福與快樂的感覺。

陶藝家尤尉州(攝影:Vicky)
每件陶作都是活靈活現(攝影:Vicky)

三坑老街、大平紅橋 體驗客家傳統之美

三坑老街位於桃園市龍潭區,以永福宮為聚落的核心,向外至黑白洗,老街呈現外窄內寬的型態,饒富古味,吸引許多遊客駐足。三坑老街保留了客家的傳統特色,也是電影「大尾鱸鰻」、「愛讓我們在一起」等片拍攝地,值得一遊。順著三坑鐵馬道可以直接騎到曾被票選為全國歷史百大建築的大平紅橋,座落在龍潭區三坑里,因全橋以紅磚構造,故名紅橋。

三坑老街入口(攝影:Vicky)
昔日婦女洗衣汲水的「黑白洗」(攝影:Vicky)
三坑老街上販售許多客家菜包、牛汶水、草仔粿(攝影:Vicky)
全國歷史百大建築的大平紅橋,座落在龍潭區三坑里。(攝影:Vicky)

〔順遊地景〕

年輪下,細說樟之細路

位於三坑自然生態公園,一座將時間與空間揉合成一具體化的樟之細路微型博物館,也與周遭之自然環境融為一體的藝術空間。

年輪下,細說樟之細路(攝影:Vicky)

家的記憶風景

在大平里集會所旁,以老屋拆卸下的大小老舊門窗及花格鐵窗等拼置在家屋形態的鋼骨框架上,呈現飄浮逝去之意象。

家的記憶風景(攝影:Vicky)
Share
Related Articles
未分類

光陰的故事(2)馬祖新村眷村文創園區

保留眷村歷史記憶 活化時...

未分類

特色咖啡館(12)銀河鐵道咖啡館

蘆竹區羊稠坑山坡上的「銀...

未分類

光陰的故事(3)太武新村眷村文創園區

變賣八二三砲戰彈殼蓋出來...

未分類

特色咖啡館(11)D&B綠色咖啡館

位在大園區溪海花卉休閒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