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紅牆老樹中流淌著光陰的故事
憲光二村為桃園市唯一的憲兵眷村,建於1968年,原有眷舍100戶,1974年增建40戶4層樓公寓式職務眷舍供憲兵及眷屬入住,在2006年登錄為歷史建築,更是2008年熱門電視劇「光陰的故事」取景地,吸引許多影迷慕名而來,跟著劇中場景,重回眷村迷人老時光。

來到被現代社區住宅包圍的憲光二村,安靜的老房子、斑駁的牆面、老樹枯葉,彷彿與世隔絕,時間靜止在某一刻,有一種經歷滄桑,可以分享許多老故事的氛圍。 由第一排眷舍入口處走進來,便可以看到「中華民國眷村資源中心」設在此處,是針對全國眷村串流的平台,中心以蒐集、教育、交流、推廣、跨域為主軸,盤點統整眷村資源,將珍貴記憶傳承下去,因此,憲光二村就是能夠提供寶貴資源的眷村之一。 憲光二村平房式的眷舍,以一排排的座落方式排列,眷舍右側的中央榕樹廣場,是以往孩子玩耍、大人聊天的所在,50多年過去,當年種下的小樹已變成老榕樹,繼續庇蔭著這片土地。此外,這裡也是當年憲兵司令部來村裡播放愛國電影的地方,廣場瞬間變身露天電影院。

值得一提的還有憲光二村44、45號,為當年自治會及婦工隊的行政空間,提供村民集會、辦活動,暑假期間憲兵司令部還會派大專兵利用自治會的空間教小朋友書法、英文等課程,像是現代的暑期安親班,目前仍保有原貌。
憲光二村目前正在進行修復工程,開放的部份空間仍有活動展示、課程體驗、藝術創作…等各式活動,未來也規劃有全國首座「移民博物館」,要將眷村文化再加以活化。
若是嚮往眷村文化,走讀眷村人文歷史,來一趟憲光二村,絕對是一場獨特的文化巡禮。



方伯雜貨店
方伯伯是眷村裡唯一單身沒有家眷的,家裡客廳就是雜貨舖,而且因為村子裡設置了公用電話和廣播系統在店裡,加上方伯伯經常幫忙處理鄰居溝通上的問題,他的店就像解憂雜貨店,也是眷村的資訊站。
INFO
憲光二村44號

婦工隊長丁媽媽的家
眷村裡的太太們來自閩、客、原住民、大江南北各族群,57號的丁媽媽熱心活潑,曾擔任婦工隊長,常和鄰家太太們交流切磋廚藝,彼此照應,眷村就像個大家庭。另外,現今仍可看到丁媽媽家中還保有傳統眷村客廳的擺設。
INFO
憲光二村57號

文章來源:桃園觀光旅遊雜誌雙月刊第13期(2022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