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旅行公會日前(9/16)完成理監事改選,由陳怡璇、翁丙贊(陳方)領軍的團隊,以全壘打之姿完勝對手駱炫宏團隊,不僅全數包辦所有理監事席位,更寫下公會史上少見的巨大得票差距!
這場被譽為公會50年來最激烈的「女對女」對決,雙方投入了驚人資源,但陳方團隊的勝利,絕非僥倖,而是靠著精密到近乎「科學化」的組織戰術。

面對傳統上競選連任方(駱方)擁有「球員兼裁判」的優勢,陳方團隊採用了一套高強度的「蒸餾」戰法,層層推進,精確掌握了1,400家會員的投票動向:
第一次蒸餾:化危機為轉機
在公會決定改選日期,但卻僅給不到四天時間登記參選的倉促情況下,陳方迅速動員,成功徵召超過200人登記為獨立參選人。
此舉雖被駱方破解,取消獨立參選人優先排隊搶委託書的權利,但陳方已藉此展現了強大的基層動員力,為後續行動打下基礎,可惜駱方不察。
第二次蒸餾:提前鎖定委託書
公會尚未發放正式委託書前,陳方就提早啟動委託書收集計畫,短時間內累積近四百多份支持,儘管後來遭遇爭議和規則調整,但已完成對會員的第二次深層動員,更掌握會員的核心動向。
第三次蒸餾:鎖定游離關鍵票
在掌握足夠多的「鐵票」後,陳方團隊果斷轉向,將資源集中投入去拜訪最後 150多家雙方都拿不到委託書的「游離選票」旅行社,進行地毯式拜票,完成最後、也最關鍵的一次蒸餾。
投票結果,陳方團隊的理事最低票,比駱方最高票高出311票;監事最低票更高出377票!如此懸殊且整齊的得票結構,就是三次「蒸餾」戰術成功導致。
而陳方每一次受到對方卡關,就檢討轉向,沒有氣餒,吃苦當作吃補,也是團隊愈戰愈勇的原因。
投票當天,陳方團隊提早排隊,搶得關鍵的200多張委託書先機,加上鐵票親投,已穩拿500多票以上!最終開票結果,陳方全部理事得票都在600多票,監事更高達700多票,多出來的100多票,就是第三次蒸餾出來的游離票貢獻的。
值得一提的是,當日會場因排隊爭議險些爆發衝突,警方介入坐鎮,控制秩序,才確保了選舉的順利進行,產生最後結果。警察比選監還有用。
這場激烈選戰,也暴露了公會長久以來的弊病:「參選人同時兼辦選務」,讓外界有「球員兼裁判」的不公之嫌。
新當選的陳怡璇團隊,應記取自己艱難的參選痛苦經驗,兌現其「改革」承諾,要從根本上著手進行選務制度的優化,例如:選前要成立雙方都能認同的獨立選務小組,制定公平、公正、公開的選舉規則,唯有建立長治久安的制度,才能讓公會真正健康發展,參選人也可以不用花那麼多錢競選,贏得會員和社會的尊敬。


